【114-1微學分課程】生生不息—智慧生態設計探索 Sustainable Innovation: Exploring Smart Ecological Design

ICT跨領域實作

課程概述與目標

本課程以「場域導入 × 使用者共感 × 原型實作」為核心,結合實地觀察、高齡者訪談與設計思考流程,安排跨兩日的沉浸式設計工作坊。活動場域選定於板橋榮家,學生將進行身歷其境的行為觀察、情境模擬與資料蒐集,深化對高齡生活脈絡的理解,結合樹、花等植物生態場域,透過團隊合作完成設計提案與紙本原型製作。此外,課程強調倫理素養與場域實踐的整合,讓學生在真實社會場景中鍛鍊創新能力與人本關懷視角,實現以設計促進高齡友善生態環境之理念。

備註1:兩天(11/01 &11/02)校外活動課程皆由教育部計畫經費(114C51N056)支付租車。

備註2:本課程活動兩天皆須搭乘租車,須投保旅平險,選課學生須提供出生年月日、身份證字號(外國學生是居留證號碼)、email和手機號碼及飲食(葷素)等資訊,以利活動保險用途等。

搭車地點:光復校區行政大樓前,集合時間:上午7:30,發車時間:上午7:40

授課教師

陽明交通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黃正昇 教授
大同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紀俊龍 副教授
大同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李懿純 副教授

對應總課程名稱

ICT跨領域實作
ICT Interdisciplinary Implementation

課程日期

11/01 (六) – 11/02 (日) 09:00-17:00

課程總時數

16小時

上課地點

11/01 (六) 板橋榮家
11/02 (日) 大同大學

修課人數

25人 (開放校外學生選課)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

自備物品

課程教材

自編講義

作業、考試、評量

出席率10%、團體討論30%、概念原型測試與修正30%、提案發表30%。

課程大綱

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講授 示範 習作 其他
場域探索與共感 實地走訪板橋榮家進行場域觀察與高齡者互動,高齡老化體驗及倫理說明,培養學生的倫理意識與同理視角。 0.5hrs 5.5hrs
使用者洞察與設計聚焦 建構人物誌與同理心地圖,找出使用者需求與痛點,明確聚焦待解決問題。 1hr 1hr 3hrs
設計實作與原型驗證 發展創意解方並以紙原型方式實作,搭配測試與小組反饋進行快速修正。 0.5hrs 2.5hrs
展示與回饋 發表設計成果,強化溝通能力並透過互評提升提案品質。 0.5hrs 0.5hrs 1hr

課程進度表

日期 課程進度、內容、主題 課程進度、內容、主題
第一天 11/01(六) 07:30~09:00前往板橋榮家
09:00~09:40暖身開場、破冰分組、設計思考簡介
09:40~10:30板橋榮家場域觀察與探索
10:30~12:30認識高齡者與老化體驗
12:30~13:30擬定訪談大綱 / 午餐
13:30~14:00高齡族群的研究倫理說明
14:00~15:00高齡者訪談與行為觀察
15:00~16:00彙整收集的資料及照片並進行歸納
16:00~17:00小組分享探索板橋榮家心得
第二天 11/02(日) 07:30~09:00 前往大同大學
09:00~09:20回顧第一天活動
09:20~11:30人物誌設定與同理心地圖進行需求定義
11:30~12:30設計聲明發表及講評
12:30~13:30設計聲明修正 / 午餐
13:30~14:30高齡場域的智慧生態設計概念繪製
14:30~15:00概念提案及修正
15:00~16:00紙原型實作、測試及驗證
16:00~17:00原型發表及講評、填寫回饋單

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