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微學分課程】綠動城市—解構城市行道樹生態挑戰(提早至9月5號截止) Greening the City: Addressing the Ecological Challenges of Urban Street Trees

ICT跨領域實作

課程概述與目標

本課程以設計思考為核心方法,結合生態觀察、場域調查與原型實作,聚焦於城市樹林永續議題的探索與創新。課程將安排兩天實地工作坊,第一天於龜山樹林苗圃進行自然環境導覽、生態觀察與人物誌建構,第二天於校內教室進行設計發想、原型開發與提案發表。課程透過跨領域小組共學,引導學生從真實場域中提取問題、同理需求並提出具創意與可行性的永續設計構想,培養觀察力、合作力、創造力與實踐能力,落實在地關懷與設計創新的能力養成。

搭車地點:光復校區行政大樓前,集合時間: 9/13 上午07:30,準時發車:上午07:40

備註1:114/09/13校外活動課程租車及旅平險費用皆由教育部計畫經費支付
備註2:第一天戶外活動課須投保旅平險,選課學生須提供出生年月日、身份證字號(外國學生是居留證號碼)、email和手機號碼及飲食(葷素)等資訊,以利活動保險用途等。

授課教師

陽明交通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黃正昇 教授
大同大學 數位媒體設計學系 陳彥甫 副教授
大同大學 數位媒體設計學系 林家華 副教授

對應總課程名稱

對應總課程名稱:ICT跨領域實作
ICT Interdisciplinary Implementation

課程日期

9/13-9/20(六)09:00-17:00

課程總時數

16小時

上課地點

9/13 龜山苗圃綠環境生態園區
9/20 陽明交通大學光復校區工程一館共創基地EA101教室

修課人數

25人 (開放校外)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

自備物品

課程教材

設計思考改造世界(十週年版), Tim Brown, 聯經出版公司。
為社會而設計(二版), Nigel Whiteley, 聯經出版公司。

作業、考試、評量

出席率10%、團體討論30%、概念原型測試與修正30%、提案發表30%。

課程大綱

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講授 示範 習作 其他
場域導覽與環境觀察 認識龜山苗圃綠環境生態園區、導覽解說與實地觀察探索活動,引導學生理解樹林生態的特色與潛在議題。 0.5hr 2hr
設計思考與問題定義 透過暖身活動、破冰分組與設計思考介紹,進行利害關係人盤點、人物誌建構與同理心地圖,協助學生建立設計焦點與洞察觀點。 0.5hr 1hr 3hr
共創實作與原型開發 透過創意發想、需求定義、概念構圖與紙原型製作,促進學生團隊合作,實踐設計思維流程中的「做中學」。 0.5hr 5hr
提案發表與回饋交流 引導學生進行設計聲明與原型發表,接受他人講評與回饋,培養表達能力與反思迭代的設計態度。 0.5hr 2hr 1hr

課程進度表

日期 課程進度、內容、主題
第一天 9/13 (六) 07:30~09:00 前往龜山苗圃綠環境生態園區
09:00~09:30 暖身開場、破冰分組、設計思考簡介
09:30~10:00 龜山苗圃樹木園區的樹木解說
10:00~12:00 龜山苗圃綠環境生態園區觀察與探索活動
12:00~13:00 場域觀察討論與想法收斂 / 午餐
13:00~14:30 定義利害關係人與人物誌
14:30~16:00 角色扮演與同理心地圖探索
16:00~17:00 分享人物誌與同理心地圖
第二天 9/20 (六) 09:00~9:20 回顧第一天活動
09:20~11:30 創意發想整合教學模組—定義需求
11:30-~12:30 設計聲明(HMW定義)發表及講評
12:30~13:30 設計聲明修正 / 午餐
13:30~14:30 樹林生態永續的設計概念繪製
14:30~15:00 概念提案及修正
15:00~16:00 紙原型實作、測試及驗證
16:00~17:00 原型發表及講評、填寫回饋單

常見問題